close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來談談孤獨感這件事情。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對我們來說一直是負面的情緒感受。孤獨感甚至被人認為是疾病,相當於每日抽15根菸

 

我們會因為性格、家庭、性別、社會、經濟狀況等等因素,而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孤獨。目前對於孤獨感的研究較多都是負面的影響,它也是衡量人們幸福感的一個指標。孤獨感​可以分成兩個面向:情緒孤獨社交孤獨,前者是指個人的情感依附所造成的孤獨感;後者則是因為社交網絡、社會支持度所造成的孤獨感受。我們可以透過問卷的方式調查一個人的孤獨程度,像是De Jong Gierveld 孤獨量表[1]、UCLA孤獨量表[2],以提醒自己是否陷入孤獨而不自知。

 

近年來也發現孤獨感與我們的建築環境有關,在中國的一項18-75歲的研究中就發現:與無變動的城鎮相比,住在新建社區與原始農村的居住者會有明顯的情緒孤獨感,但在社交孤獨感上卻無差異。而若是對於租屋族臨時性的居住在某個地方,會提升他們社交上的孤獨感[3]

 

鄰里環境與孤獨感的研究也常常應用在高齡者身上,由於高齡者因為身體行動力變差,他們所能夠自行到達的範圍會越來越小。

 

若是鄰里規劃不好,讓高齡者出門時會:
-擔心路面狀況,讓自己跌到。
-擔心路途中,沒有中繼的休息地點。
-若目的地沒有良好的輔助設施或公共廁所,又更進一步降低出門的意願。

 

在種種阻力之下,久而久之會讓高齡者漸漸養成不敢出門、出門需仰賴家人或親友陪伴的習慣,這對於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一種壓力。

 

想必這種有地方想去,卻有各種條件限制的感覺--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在疫情期間都曾經歷過。(疫情期間的孤獨感與建築相關研究,又是另一個層面的議題,這個我們有機會再討論。)寸步難行的感覺讓高齡者留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久而久之影響到與鄰里的互動,也減少了鄰里的參與感,進而增加孤獨的感受。

 

研究也證實鄰里間的物理環境與高齡者的孤獨感有高度關係[4, 5,6]。

 

以下是研究中探討孤獨感及建築環境的幾點因素,其結果也紛紛表明不好的居住環境是會加劇孤獨的感受。

 

交通可及性

  • 輕鬆地到達附近的商店、藥局、公園、社區活動中心。
  • 到達重要設施的距離能夠讓人接受。
  • 行走/騎腳踏車的容易程度:人行道的連續性、是否太窄或有障礙物。

 

感知上的安全程度

  • 在家裡/社區中是否感到安全、安心
  • 社區是否足夠安靜
  • 附近的建築環境是否讓人感到不愉快。

 

公共設施

  • 公車、火車等交通暫離居住地很近。
  • 住家附近有對生活中有幫助的設施:市場、郵局、銀行、診所、健康中心。

 

住房滿意度

  • 房子是否可以支持居住者所有的日常活動
  • 房子是否容易維護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5個人當中就會有1個人是超過65歲的。現在對於高齡者的建築環境較多聚焦在無障礙空間,但在建築環境於心理健康影響上的關注度相對較少。

 

 

我們所創造的環境,在未來會不會是造成孤獨感的幫兇呢?

 

 


 

時時慕家設計|

桃園室內設計公司,我們關注室內環境對身體與心理健康的影響,希望從科學的角度與美學設計結合,為人們帶來幸福的生活空間。

 

 

我們與孤獨的距離-高齡者所感知到的鄰里環境有多重要?

 

更多作品案例|

https://tokidokiinteriors.com/works/

 

原文出處|

https://vocus.cc/user/@tokidokihomes

 

arrow
arrow

    y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