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好讀版在這裡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意思是65歲的人口將超過總人口數的20%,5人中有1人會是定義中的老年人。

台灣在十幾年前就開始為了超高齡社會做提前規劃,擔心會負荷不了大量的高齡人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從一開始的無障礙空間規劃,到中期的通用設計環境指標,直到最近開始提昌療癒性的空間環境。希望藉由改善我們的生活、公共環境以輔助高齡者的身心健康,以維持生活基本的功能運作。

政府、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建築師、設計師等,為了高齡議題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共居"。

共居(cooperative living)

共居的概念約在1960的美國開始發展起來,年輕人住不起高房價的房子,獨居高齡者有房也有很多空房。共居者會分享公共空間,如客廳、衛浴、廚房等設備,雖偶爾有因住宿文化差異而有所爭執,但也因此能夠與不同的人相處、交流自身所長。

位在荷蘭的戴文特人本基金會(Humanitas Deventer)在2013年開始推動青銀共居,當時的荷蘭安養院共住了160位安養長者,他們邀請了6名具備特殊專長的大學生,提供免費的住宿,相反學生須貢獻每個月30小時的「好鄰居」服務,陪長輩聊天、問候交流、甚至是逛街。

當時的發展背景雖是因空房率提升,希望能提升使用率,但卻也意外地開啟了新的機會。Jurrien Mentink也是其中一位學生,他18歲就入住安養院,是個都市規劃系(urban design)的學生。他一住就是4年,卻改變了他對都市規劃的想法,擴展了自己的視野。

當然有一些朋友問Mentink怎麼會想跟一群長著住在一起,不會無聊嗎?

"完全不會,他們就跟一般人一樣。"

Mentink跟長者交換各種資訊,他教長者如何使用科技產品及軟體,長者則告訴他一些親身經歷—那些Mentink只能從歷史書上面知道的事情。入住安養院改變了他當時的生活,他也將寶貴的經驗融入他現在的工作中。

位在美國克利夫蘭的退休組織Judson Manor,於2010年以貧濟為目的提供學生免費的住宿,但交換條件是學生必須提供音樂表演及藝術治療服務予同住的120位長者。

居住的長者非常期待定期的藝術活動,而學生也對自己能夠讓專長回饋給長者、社會感到非常開心。

像是找到了另外一種音樂可以貢獻給社會的方式

當然也有建築師自己創造共居場所,且並未限制於青銀,僅只是希望建立一個不會阻斷連結的住宅社區,甚至是讓整個社區鄰里能夠相互認識、互相扶持。

建築師Grace Kim親手實踐了她的共居理想,她認為一個漂亮的房子可能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夢想,但這樣的夢想可能會殺了自己。

房子可能會造成人與社會失去連結,就算住在一個漂亮的社區,但也可能不知道鄰居長甚麼樣子、叫甚麼名字。失去連結而產生的孤獨,就像一種慢性自殺。流行病學家認為社會聯繫、健康與長壽是相互影響的,與社會隔離的孤獨感,效果與常見的健康危害(肥胖、抽菸)同樣危險。

Grace Kim的建築為了建立起連結,設計了一個共享天井,這個天井可以供聯誼社交、也讓社區裡的孩子有了遊樂空間,每一戶可以從家裡輕易地看到中庭狀況,讓父母也安心讓孩子們自由玩樂。

雖然有時候會聽到孩子們吵架的聲音,但這也是一種連結。

Grace Kim的社區還會定期舉辦餐敘,掌廚、輔助、客人的角色由社區裡的住戶輪流擔任。他們發現:

當大家一起吃飯,話題就產生了,也會一起規劃更多的活動。

雖然Grace Kim也提到這或許不是大部分的人想要的親密住宅,但獨居的議題仍需要解答。共居,是她選擇且喜愛的生活方式。

因為房屋面對面加上大量透明的窗戶,Grace Kim說她每天早上都期待著與鄰居從家裡互相打招呼。

青銀住宅在台灣

陽明老人公寓讓學生以每月20小時服務加上部分租金換取住宿,共徵選了8名文化大學大二以上的學生。因為學生的入住,讓長者可以實現一些生活中的小小願望,例如:手機電腦的操作、想要去山下的大賣場等等。

三峽青銀共居則是由9floor玖樓規劃,房間規劃以性別劃分,人數比是男女、長青以3:7,入住上沒有以工換宿的規則。

關於三峽青銀共居的結果研究可以參考:青銀共居下的世代交流: 以玖樓之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為例作者藉由訪談了解居民的居住心得,從作息時間、價值觀、互動空間、玖樓舉辦活動四個面向討論

我的觀點

  1. 住宿習慣不分年齡

訪談內容中提到一開始因為兩位長者有一些作息差異產生的不愉快而造成換房,該受訪者也因為洗衣精的使用與長輩造成一些誤會。

從訪談來看,不管是甚麼年齡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摩擦,主要還是看住的人的個性﹑習慣。

2. 入住條件影響居住者態度

其中一位受訪者提及自己平時其實很忙,會更室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是因為玖樓辦的定期活動,也因為活動的關係才能更了解彼此的長處。

與荷蘭療養院相比,三峽青銀共居計畫會吸引年輕人的特點是:住宿環境不錯且房租負擔的起,在入住階段時「與長者交流」就不是首要目標了,每一個人的住宿態度是平等的,也因此較著重在「室友磨合」,比較不會有像Jurrien Mentink的心境產生。

3. 空間規劃

雖然是青銀共居,但在空間規畫及設計風格上看不出世代融合、建立連結的空間區塊,整體風格以布置為主軸,卻無法構出「青銀交誼」的感覺。

以客廳的規劃,是會吸引年輕人入住的,但對於長者的喜好似乎就沒有做太多著墨。

住宿間看起來就是一般的私人空間,簡易的家具無法提供家的溫暖,在整個計畫上看起來還有進步空間。

青銀共居的想法目前為止還都在實驗執行階段,但其中帶來的跨世代交流是有優點的,共居讓獨居的人走入人群之中、減少寂寞的邊緣人比例,讓年輕人有了新的體悟、讓老年人的價值有所發揮,期待共居的模式能夠更加深入各年齡層的需求,達到最佳的生活平衡。

參考文獻

劉宜君. (2019). 高齡社會的跨代共居議題探討. 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 7(2), 99–108.

陳雪慧, 張美美, & 張芯平. (2019). 青銀共居不孤單. 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7(1), 102–107.

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 — 新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青銀共居:https://www.9floorspace.com/sanxia

三峽青銀共居計畫Longstay成果手冊:https://issuu.com/686513/docs/__longstay______

青銀共居下的世代交流:以玖樓之三峽北大青銀共居計畫為例

arrow
arrow

    y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